“如果算力能够维持摩尔定律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大模型需要的大算力就不是问题,问题是摩尔定律已快走到尽头,半导体器件本身的进步和超级计算机每10年提高1000倍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算力的需求,这就是当今信息科技遇到的大问题。” 11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在科学与中国算力微电子院士论坛上表示,要么人工智能的模型和算法必须改变,要么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的原理和结构必须改变。解决算力需求的微电子新器件迫在眉睫。
李国杰领导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为发展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研制龙芯高性能通用CPU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计算机领域的资深专家,在本次论坛上,他分享了有关人工智能算力芯片的相关看法。
在李国杰看来,近两年算力和芯片引起人们特别关注是因为人工智能进入重大转折期,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人工智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他指出,虽然人类已经在向智能时代迈进,但至今还没有弄明白智能和计算究竟是什么关系。他说:“人脑的算力并不高,人工智能未必需要高算力,目前的算力出奇迹可能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幕。”
如何提高算力?他说:“算力的提高取决于芯片与系统结构,过去半个多世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提高大约一半来自微电子技术(也就是摩尔定律),另一半来自系统结构与软件。今后20年内,可能系统结构创新的贡献要大于芯片。”
他表示,微电子器件的功能不限于提高算力,微电子构成的复杂系统可能涌现出想象不到的功能,微电子提供的存储、记忆、联想及控制功能与算力一样重要。智能可以“算”出来,“猜”出来,也可以通过复杂系统“联”出来。
他还表示,提高芯片的算力不只是增加乘加运算器一条路,存算一体,减少数据搬运,消除存储墙可能效果更显著。模拟计算是另一条途径。量子计算,光学计算、生物计算都可能是出路。过早地锁定技术路线可能失去更有前途的机会。